《最后的起源》X-02乌勒尔技能介绍
- 编辑:Simi
本作是款次世代美少女× 战略游戏,故事描述由于寄生在机械里的铁虫(鉄虫)的侵害,距人类灭亡已经过100 年,人类所制造的「人工生命体」们至今仍坚信着引导着自己的人类存在于世,在全世界徘回着。接下来就由小编给大家带来了《最后的起源》X-02乌勒尔技能介绍!
《最后的起源》X-02乌勒尔技能介绍:
normal
扩散射击 射程:3 AP:8
对指定范围造成149.95~330.02%伤害,目标若是轻装型/机动型或者无法移动/闪避减少状态的话伤害增加。
伤害量+20~38%
对轻装型伤害量+20~29%
对机动型伤害量+20~29%
全方位射击 射程:4 AP:10
对指定范围造成114.96~250.04%无视保护的伤害,对目标点造成50%的伤害,对最外围造成75%的伤害,攻击时解除目标的闪避增加效果,暴击时增加伤害量。目标是无法移动/闪避减少状态的话2回合内受到的伤害增加,此效果不可重叠。
闪避增加解除
伤害量+20~38%(暴击时)
受到伤害+15~24%
分离焦虑症
回合开始时,根据相邻的友军数量来增加攻击力/暴击/防御穿透,没有相邻的友军时虽然会增加AP,但是会获得不可被解除且不可抵抗的命中增加效果解除/命中减少效果。
相邻的友军如果是<打击者>队员或者成员的话,支援1次该回合第一个行动的队员的攻击。
攻击力+10~19%
暴击+5%
防御穿透+5~9.5%
AP+1~1.9(没有相邻友军时)
命中-160%(没有相邻友军时)
近距离应对模式
回合开始时,在前列或者中列的时候激活<近距离应对模式>,增加行动力的同时获得无视护盾/减伤效果,在后列开始回合的话则转化为<远距离狙击模式>。
行动力+15~24%
无视护盾/减伤效果
反射磁场展开
战斗开始时,对<打击者>队员或者成员赋予不可被解除的伤害最小化效果1次(不包括自身),回合开始时赋予自身一定威力未满的攻击伤害最小化和效果抵抗/强化解除抗性增加效果.
被击时变成<能量集束>状态,根据叠加层数来增加下次攻击技能的威力,<能量集束>状态最多叠加3层,攻击时消耗所有层数
伤害最小化1次(特定友军)
威力+100~1225未满的伤害最小化
效果抵抗+25~47.5%
强化解除抵抗+15~24%
远程狙击模式
焦点射击(远距离) 射程:12 AP:8
对指定范围造成210.00~480.07%无视保护的伤害,对目标点后方的目标造成50%/25%的伤害,无视目标一定比例的防御力,暴击时解除目标的反击效果并增加伤害量。
防御穿透+30~57%
反击效果解除(暴击时)
伤害量+20~38%(暴击时)
反射射击(远距离) 射程:6 AP:10
对目标造成175.02~400.09%无视保护的伤害,暴击时伤害增加,并解除目标的反击/减伤效果,目标是标记/闪避减少状态的话额外增加伤害量。
伤害量+20~38%(暴击时)
反击效果解除(暴击时)
减伤效果解除(暴击时)
伤害量+20~38%(标记/闪避减少时)
分离焦虑症
回合开始时,根据相邻的友军数量来增加攻击力/暴击/防御穿透,没有相邻的友军时虽然会增加AP,但是会获得不可被解除且不可抵抗的命中增加效果解除/命中减少效果。
相邻的友军如果是<打击者>队员或者成员的话,支援1次该回合第一个行动的队员的攻击。
攻击力+10~19%
暴击+5%
防御穿透+5~9.5%
AP+1~1.9(没有相邻友军时)
命中-160%(没有相邻友军时)
远距离狙击模式(远距离
回合开始时,如果是后列的话变成<远距离狙击模式>并永久增加命中,该效果最多可叠加5次。回合开始时增加防御穿透,并解除命中/暴击减少效果,在前列或者中列开时回合时转变为<近距离应对模式>
命中+20~38%
防御穿透+40~76%
命中减少效果解除
暴击减少效果解除
反射磁场展开
战斗开始时,对<打击者>队员或者成员赋予不可被解除的伤害最小化效果1次(不包括自身),回合开始时赋予自身一定威力未满的攻击伤害最小化和效果抵抗/强化解除抗性增加效果.
被击时变成<能量集束>状态,根据叠加层数来增加下次攻击技能的威力,<能量集束>状态最多叠加3层,攻击时消耗所有层数
伤害最小化1次(特定友军)
威力+100~1225未满的伤害最小化
效果抵抗+25~47.5%
强化解除抵抗+15~24%
以上就是3DM小编整理带来的X-02乌勒尔技能介绍,更多相关游戏攻略,请关注万象手游网网!

-
《漫威终极逆转》评测:每局三分钟,随机又公平
手游评测 |廉颇
-
《逆水寒》手游2.0新赛年评测:国风朋克来袭
手游评测 |廉颇